翻譯與思維

 

2009-06-10

假設你為沙田區議會做傳譯,其實所有區議員都是胡說一通,內容支離破碎,那麼你會怎樣譯?也許你特別討厭民建聯議員,他們發言時就不加修整,翻譯時照樣亂說;至於到你偏愛的民主黨議員,你就稍作修補,令他的發言條理分明。

這是周兆祥於2009年6月10日晚,在Life Academy International翻譯課程簡介會裡所舉的例子。

我一直知道翻譯要做的,是後者的功夫,那才是讀者需要的東西。我是result-oriented的。多年來,我為《與CEO對話》、《管理新思維》、《EMBA論壇》以至一些港台節目做筆錄,刊於報章。原節目裡本來不乏欠完整、不邏輯、難理解的內容,也就是說頂級CEO也會講到「一pet野」。我會代為增補他漏說的地方,又代為刪減多餘的地方,並代為修正邏輯,期間我必須緊貼CEO的思維脈絡。一集節目往往長逾萬字,在每一字、每一句的背後,我都做了上述決定,也就是說單單在一篇文章裡,我就做了上萬個決定。那是恆常的思考能力和資訊處理能力鍛鍊。今天我做事快速,思路敏捷,決策明快,就是因為熟能生巧,日子有功。我的腦子運轉速度與日俱增,已由單核心發展成四核心甚至八核心。

這並非一般翻譯社的工作可以比擬。譯財經或法律文件,首先大部分都是照抄以前的樣本,無須像我一樣細味嘉賓的含意上萬次。其次那些原文都是經過高度潤飾,並無增刪或修正邏輯的餘地。我很慶幸這幾年做的是這類筆錄練習,天天鍛鍊思維,而不是做翻譯社的典型工作。我也相信這種處理資訊的能力,將令我善於駕馭亂局,亂中覓序,這是我未來擔當更重大職務的必要本錢。有些人也許覺得我一無所有,屋子不夠豪,銜頭不夠大,但其實我深明自己真正的財富所在。

其他幫忙筆錄的同學,也在做同類訓練。他們也可細心觀察我修改時,是怎樣去梳理混亂的資訊,相信會有一定獲益。這種獲益不只用於翻譯,更是用於做事處世。與此同時,在未來五年我還要突飛猛進,加強功力,更上十層樓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