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翼和本土有對話空間嗎?

 

2014-02-06

平心而論,左翼跟本土派打這場仗,是殊不容易。對於本土派來說,他們只需談談香港資源緊張便可 — 那甚至已是路人皆見的事實。然而左翼所要求的,是港人在生活空間上作進一步的犧牲,並延長輪候房屋時間,來容納更多人,那本來就不容易。

我覺得,如果你要別人作出犧牲,背後只可能是出於道德理由。因此左翼需要的是一種道德感召,那就很需要談論的人,本身都很有道德,才有說服力。但近月來,左翼似乎給人的觀感是處事偏頗、雙重標準、抹黑他人,四處block人(那又怎樣說服反對派?),敗壞了不少道德資產。誠然,本土派在這些方面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,然而,他們本身並不以道德作感召,他們只需要繼續談資源緊張,便足以說服他人。大家的策略,本來就不同,左翼如要等量齊觀,隨本土派起舞,不恪守高標準的道德,那就只是作法自斃。

因此,最近阿藹常說要更像一隻狼,表現更兇狠,我想那實在不是正途。正途仍在於作好道德榜樣,並且完全不犯處事偏頗、雙重標準、抹黑他人、四處block人等技倆,甚至做到比道德更道德,比公正更公正,那才有可能感召他人,跟隨你的道德觀。

而如果左翼和本土派之間要有對話空間,就要關注對方所關注的重點。例如左翼要談香港的承載力有多充沛(雖然我覺得那實在不符實情),本土派則要從權益出發,說明為何家庭團聚並不是最高或唯一的權益,因為本土居民也有生活空間的權益,而目前跨境婚姻幾近引入全女班的局面,也損害了香港女性求偶的權益,而作出種種犧牲所成全的,卻大部分不過是方便港男求少妻的權益。這些都是我過去文章著墨的地方。但能否達成雙方的對話,仍得看對方是否有對話的意願。

說到這裡,我就想起昔日反高鐵時我所主張的溫婉作風,並儘量從對方的關注點出發,那才能引發對方與你對話。

不過,到最後雖然左翼作戰艱難,但仍是能輕易取勝,因為做決定的是梁振英和林鄭月娥(實情更可能是他們的北京上司),他們都只會維持單程證配額,繼續增加人口。這是本土派所面對最悲涼的現實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