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改.一份發回重做的功課

 

2015-06-17

政改。有些人是贊成有篩選的。他們不一定是有既得利益的富貴商人,也不一定是親近中共的建制分子。他們純粹說,中央,當然是有權做決定,有權參與的。

我們不是說中央無權參與,但那關鍵在於權力的比例。如果中國共產黨的想法與香港人完全一致,那的確是由中央去選也沒有差異,畢竟想法一致,選出來應並無異議。但實情就是大家的想法有時一樣,也有時很不一樣。要點就在於,當大家的價值觀或利益相衝時,我們是否能確保這個政治制度,也有香港人的聲音,而且那聲音的比例是恰當的。

現時放在檯面上的政改,肯定不達標。由於候選人都必須經過中方先篩選,他們必須是中方的堅實支持者,以至於在中港利益出現衝突時,仍會堅持擁抱中方的一邊,才有可能在選委裡脫穎而出。不論最後「普選」選出誰人,在重要時刻,他都只會偏幫中方。這樣的特首,兼且被稱為由香港人「普選」的特首,是令香港人氣餒的。在意見相衝時,中方擁有100分的權力,而港人卻只有微不足道的力量。當然,831的決定,「假普選」的方案,早就反映了這種以大欺小,盛氣凌人。

其實這不只見諸於中港關係。中藏關係,中疆關係,甚至中台關係,以至中國與南海諸國的關係也一樣。就說說中藏中疆,為何中國無須尊重他們固有的文化傳統和生態環境,並不斷移殖漢人令當地人幾變少數民族,又在傳統信仰不吃豬肉之地四處賣豬?那關鍵也是一樣,因為在雙方價值起衝突時,中方的權力是100分,藏方疆方是0。而中國也從來沒有尊重台灣人的民主思想,以及在南海各有爭議之處強行建設人工島。如果這叫和平崛起,大概也是「假和平」。

假設那一幫人說,中央有權參與,在普選中運用權力,那我希望他們想想,為何權力要如此比懸殊更懸殊,為何香港人甚或其他少數民族,不能有較為對等的權力,捍衛自己的文化和價值,遇有爭議時,一定要對中國價值即便是歪曲的價值也五體臣服。為何我們不能爭取較為公平的制度?

雖然中方看似大權在握,在港在台甚至在網絡長城都可以泰山壓頂,但不要以為有能力專橫,就自然可以盡顯威風。那是有危機的。5月30日的《Economist》談論土耳其大選時,就指出希望大選能為國內少數民族,1500萬人的庫爾德族人爭取到較多席位。原因──假如他們一直代表不足(unrepresented),長期受到壓榨,和平關係就難以維持。相信大家也可回想起藏人自焚和疆人恐襲之例。不是說香港也會步他們後塵,但制度不公,人們自然生怨,甚至積怨,並出現各種行徑,那是自然之事。冤有頭,債有主,因此政改才如此重要。

好了,有些人儘管也認為這樣篩選有點過分,但卻仍認為通過政改,向前走一步,總好過原地不動,「袋住先」。然而,由於林鄭月娥早已表示這樣已是達到普選,假如我們投支持票,贊成她這個說法,則以後就再沒有爭取的理由。他們會說,當天你們全體立法會議員也贊成這是普選啊,怎麼這樣善忘,又說要爭取普選?「袋住先」會變「袋一世」,就是這個原因。

也許通過是比原地踏步好一點,但到底好了多少?在沒有衝突時,中方以至特首自然願意依港人意願;在有衝突時,特首仍是全力擁戴中央,那根本就和現在沒有差別。我最多說,袋住先可能由0分走前了少許,變成了2分,但卻永久喪失爭取100分的機會。如果目前的政改方案合理一點,民主成分多一點,沒有志氣的我,可能還是願意袋50分甚至30分。但現在這個方案,真是要看各人的視野了。

這套方案亦不僅有權力不衡之弊。它還擁攬了大量行之十多年的選舉委員會的一併缺點,因為委員的成分沒變。它仍是不明所以,以富豪建制為多數議席,單是漁農也佔上60席,而它只佔香港GDP的0.1%。更甚者,漁農的選委,很多早已轉業,只是他們的祖先捕魚,這些團體現不過靠蛇齋餅粽維繫舊誼,便可坐穩選委一席,連漁農,以至選委,也是假的。你看,篩選特首之事竟可如此兒嬉。我們很多為香港辛勤付出的人,卻反而毫無代表。我們對政改的支持票,包含的意義太多,也包括支持這樣醜惡腐敗的制度千秋萬世。當你下次遇到高永文或陳智思向你遊說,你問及為何選委制度如此不公,他們都定必啞口無言。這種制度根本是無法辯解,不可原諒的,但我們卻要代香港人和下一代,又或是共產黨要代香港人,繼續鞏固維護下去。

你要否說聲「不」?還是要說聲「是」?在我們投這沉重一票之時,這種夢魘,揮之不去。香港或許盛產怪獸家長、怪獸小孩以至怪獸健筆,但擺在國際媒體以及立法會的莊嚴聖地裡,就是有一頭史無前例,生於8月31日的更大頭怪獸法案,令港人上下無限欷歔,痛不欲生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