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DP越高,人越不幸

 

2016-05-07

經濟學家大概要怪我所做的幾個網上字典,因為它們是免費的,並不能提振GDP。相反,假如微軟的視窗軟件加價,或能令經濟學家感到興奮,因那能提升全球的GDP。

細心一想,有很多場合,原來GDP越高,人越不幸。越來越多人發現,以GDP作為衡量人民福祉的標準,是一個錯誤。

以香港來說,未來人口老化,也許市民最需要的是醫療保障,我們要為擴充公立醫院的服務作好準備。然而政府卻更熱衷於興建大型基建,例如構思中的東大嶼山人工島,造價超越高鐵、港珠澳大橋和第三跑的總和,儘管你我的得益相當有限。也許因為相對於基建,公立醫院並不能提升多少GDP。而即使兩者刺激的GDP相同,亦要留意並不等同能為你帶來相同的幸福。

另外,近年香港因內地旅客劇增,推動租金暴升,傳統食肆結業,金舖取而代之。高昂物價令市民和小商人感到苦不堪言,但卻能夠刺激GDP,為迷信GDP的某些學者所喜。相反,現在旅遊業市道回落,GDP雖降,市民及小商戶卻終於能夠喘一口氣。

經濟學家Paul Samuelson曾笑言,只要男人娶了他的女僕,GDP就降低了。也許以平權為念,4月30日的《Economist》亦指只要女人嫁了她光顧的男妓,GDP也同告降低。但那意味人變得不幸福嗎?

這期《Economist》還談到許多GDP怪現象,大家來研究研究:

1. 美國總統甘迺迪曾批評對GDP的盲目崇拜,他指廣告和監獄開支越高,GDP就越高!相反詩詞之美以及婚姻的幸福,卻不曾納入GDP。

2. GDP沒有衡量對環境的傷害,並視對環境資源的掠奪,為提升收入的方法,而非增加了成本。而這種環境損害,在實際上卻往往令人感到更不幸。

3. GDP只計算交易的產品和服務。但家務和照顧長者等不涉交易的事項,雖然深富價值,卻不被計算。

4. 租戶能增加GDP,因它能為業主帶來收入,相比自置物業更能提振GDP,但市民大眾只能長期租樓,其實並不必然是幸事。

5. 若一個地方的經濟以金融為命脈,銀行的收入就對GDP舉足輕重。可是銀行收入往往視乎息差。但息差其實只是反映銀行承受的風險,銀行的風險越高,息差就越大。在金融海嘯,息差特大,期間銀行的利息收入亦較高,但那意味社會幸福嗎?那其實恰恰相反。

6. 電腦或手機改朝換代,售價卻始終不變,計算通脹的話,其實已是變相減價。雖然那不能令GDP增加,但其實消費者以同等價錢,享用了更優質更快捷的產品,反而比以前更幸福。

7. 免費的產品不能計入GDP,因此《維基百科》或開源碼電腦軟件等並不納入GDP。你每次在Google搜尋也沒有帶動GDP。然而這些都深富價值,GDP並未能反映市民在科技年代的龐大得益。

8. 消費者多了網上購物,而網店無須租用商場,令GDP有所下降,可是亦不意味市民的幸福有所減少。相反,地震過後全市需要重建,GDP大幅上升,但那亦不意味地震令市民幸福,難道我們會認為有地震會比沒有來得好?

綜合而言,GDP只是一種花費,但不代表一定花得其所。更甚者有時花費越高,其實對你越為不利。下次有人再大聲疾呼要全力提升GDP,又或以GDP的增幅作為施政目標時,不妨想想《Economist》之言,小心分辨那是否對大眾真有益處,我們犯不著做GDP教的忠實信徒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