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爆炸,負荷更重

 

2017-04-19

格陵蘭島每年正融化2870億噸的冰──美國太空總署的數據。這是暖化問題的冰山一角,來自Thomas Friedman的《Thanks You for Being Late》談環保的第六章。

冰雪融化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,還會令地球失去反射陽光的冰,並同時增加了吸收陽光的海水,令暖化進一步加速,冰雪進一步融化,正是一個惡性循環。

Friedman不諱言,這與人口劇增大有正比關係。越多人,製造的碳就越多。更大的問題是,不只人更多,還同時有更多的人要過中產的生活:開車、搭飛機、吃更多的肉。

而全球人口從1959年的30億,增至1999年的60億和今天的72億,並進一步增加至2050年的97億,百年內竟增加三倍,到2100年更會增至1120億。我也不禁感慨:我們為何要有這麼多的人呢……

增長的爆炸點在非洲,尼日爾1950年的人口是250萬,今天是1900萬,2050年將達7200萬,百年內增長28倍。不幸的是,此刻正是機械人和電腦大舉取代藍領和白領的時候,而刻下他們已身陷貧困,日後人口還要大幅倍增,到底要怎樣找來那麼多的就業機會滿足他們?相信這是誰執政都難以解決的難題。Friedman指出這絕對是有更多人投入ISIS等組織的原因。他們無以為生。

單是在2015至2050年這35年裡,就預計有28個非洲國家的人口會增加一倍以上(而非洲總共才有多少個國家?)有些宗教認為有七個兒子和七個女兒是種福氣,有些宗教則禁止避孕,而你最難改變的是一個人的宗教。當然,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印度,現在分別佔全球人口的19%和18%,也是人口貢獻大國。

當地球的人越來越多(x),如要維持同等的總碳排量(y),那便必須減少人均的碳排(y/x)。為了容納人口爆炸,現存的人都要盡一分力。好比當香港的人越來越多,人均所佔的地鐵呎數就越來越少,所以車廂也越來越迫,甚至那人均呎數的面積已小於你的雙腳,所以往往有些人迫不進車廂,只有向蘇錦樑學習包容。同理,人均所佔的居住呎數也一樣越來越少,所以我們的單位也是越來越狹窄。
然而面對碳排這個問題,其他人並沒有意識也要減少自己的消費,來維持碳排不變甚至減少(事實上碳排不變,也就是繼續排碳,氣溫仍會上升,我們應做到碳中和。)我常說那就唯有我也犧牲一點。當人們都繼續要開車,我就唯有自己不開車,把碳排的配額讓給他們,以減少人均碳排。當人們繼續大魚大肉,我就唯有自己茹素,同樣把碳排的配額讓給他們,以拉低人均碳排。

可是,有這種捨己為人意識的人太少,對大部分人來說繼續買車吃肉搭飛機買雜物才是王道,因此我們做的事都是螳臂擋車,因此下年、後年、大後年氣溫再度破頂,已是寫在牆上了。剩下的,只是看萬物之母──大自然何時宣佈投降了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