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中立極其昂貴

 

2017-05-16

上期《Economist》(6/5/17)對哈佛商學院批評起來,標題更譏它〈From Great to Good〉。這家學院名聞遐邇,手執學界的牛耳,到底還有甚麼可以非議呢?

它先分析了學院的四大收入來源:17%來自學費;23%來自給行政人員的短期課程;29%來自出版,包括書籍、《哈佛商業評論》雜誌和賣給其他學府的個案研究教材;剩餘的31%來自富人的捐獻。

《Economist》指出它有三個缺陷。首先,利益衝突,而且明目張膽(glaring)。該些個案研究教材,分析的是商業世界的不同企業,然而這些企業有權否決出版這些個案研究。而且,學者撰寫個案研究,唯研究的對象卻可能是捐贈者。撰寫的學者亦不時到企業擔任顧問,收取顧問費用。言下之意,學者收了錢,評論時就難言絕對客觀。

第二,人才不夠鼎盛。雖然Michael Porter和Clayton Christensen等世界級商學大師仍然坐鎮,但學院卻未能聘用到學界新星。近期影響力最大的一本商學著作《The Second Machine Age》,作者就是在查理斯河對岸的麻省理工任教。此外,隨著科技業的角色吃重,科技人才的母校史丹福大學也聲譽日隆,有此消彼長之勢。

第三,製造社會不平等。過去五年學費加得太兇,增加了31%。相比畢業生畢業後第一年的薪資中位數,現時的學費比1986年貴了兩倍。學院的學生背景不夠廣泛,校友網絡向富人的裙帶關係傾斜。

《Economist》稱,假如學院不再反省,重視現金收入和關係多於遠識卓見,人才就會離它而去。其他院校也未必會再購買學院那些不甚客觀的個案研究教材。

姑勿論你同意與否,但這不禁令我想起一所學校是否真的能做到中立客觀?又或具體點說,它到底能達到何種程度的中立客觀?連哈佛商學院這所最具權威和最富有的學府,也被《Economist》批評要向企業和富人買帳──那其他學校真的要道行甚高,才能換來這個比金錢更昂貴的學術中立和不偏不倚了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