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香盈警的四大理由

 

2017-07-20

稻香酒家剛於7月17日發出盈利警告,2017年6月30日止的半年盈利將大挫逾50%。翌日股價跌約10%,我亦立即止蝕,因調整幅度仍然可以很深。翠華令我吃過苦頭,見過鬼特別怕黑。

稻香於2007年上市,當年招股價為3.18元,2013年曾創6元水平,但此後不斷下跌,上市十年過後的今天只剩1.7元。稻香其實有很多商業策略看來是對的,例如以中央食品工場提升效率,又有廚藝學院保證烹調質素,並懂得推出多個副線品牌以免顯得沉悶。它身為香港的飲食翹楚,為何今天境況如此堪虞?看看港交所通告所交代的盈警原因:

(i)中國內地及香港之消費氣氛持續疲弱導致營業額下跌;
(ii)員工成本增加以支持本集團業務運作;
(iii)於相關租約續期後之本集團租賃物業之租金上漲;
及(iv)關閉表現不佳的食肆

先說第一點。其實稻香並非主打國內遊客市場,消費亦屬較低端水平,經濟欠佳本來就如快餐店般影響不大才是,甚至有望受惠於業主減租以及食客往低端流動。所以這個理由是出乎意料之外。

再說第二點。員工成本是每年都會增加的,如果這個是理由,恐怕每年都要發出盈警了。

然後第三點。這與第一點是犯駁的──經濟不景但業主卻不斷加租,正是全文亮點。然而香港就是這樣奇怪。鮮有地產商像希慎於今年5月一樣,承認首季續租租金下降25%,並說明近年租金升幅已大,不應期望會無止境上升。它太脫俗了,其他地產商仍在追求加租,邏輯令人昏倒;結果租戶叫苦連天,稻香亦只能苦苦掙扎。

其實我不知道業主還可以再搾出多少租金。業主應該反過來感謝租戶,願意租用旗下物業,沒有租戶,哪裡有業主呢?若有一天有連鎖店如U-Right或MISSHA全線結業,商場就會湧現更多空舖,到時候更不知有誰願意承租了──事實上以我熟悉的荃灣區為例,荃新天地和荃灣廣場都陸續出現空舖了。莫非各零售商或食肆真的要出動「毀滅經濟學」,先行自我毀滅,才能毀滅商場的加租大計,來個同歸於盡?

759阿信屋可能會是一個震撼彈,市場常盛傳它財政困難。假如它做不住,一下子就會多了400個空舖,遍佈港九新界。也許因此地產商屬下的超市,才沒有像當年迫走蘋果速銷一樣趕絕759──雖然它搶去了超市的生意,但至少它願意租我的商場。

最後是第四點。我想應該佔最少重要性,所以放在最末。關閉分店涉及開支,可能是遣散費或把商店還原交吉的費用,甚至是傾卸建材、家具和廚具到堆填區的費用。關店總是於環保不利的。

好了,其實稻香主席不過寫了寥寥幾字,反倒我這個外人卻要班門弄斧一番。老實說,何必絞腦汁呢?套用某些本地經濟學者的思維,自能立即找到結論:「稻香業績不振,一定是關乎三年前的佔中」。那不就一擊即中了?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