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移民確為香港醫療系統加壓

 

2019-02-04

香港的醫療系統陷入崩潰,公立醫院急症室的輪候時間超過8小時,專科的輪候時間更往往以年為單位,令人慨嘆到死的那天可能還沒輪得上。醫護人員每天面臨龐大的病人數字亦感吃不消,黃任匡醫生有見醫療供不應求,認為應立即叫停香港每天吸納150名大陸新移民的政策,以紓緩醫療需求,實為振聾發聵之舉。

但這種建議先後遭受左翼人士批評。以下謹討論兩位的反駁意見。第一位在黃醫生的臉書留言,認為黃醫生不能直接假定每天的150人,會變成公立醫院的需求。但這種說法有點像在問,為何假定每天的150人,會製造房屋和交通需求一樣。當然我同意他們不一定每一個都立即生病,但總會有一天生病吧。目前香港的醫生對市民比例為1.9對1000,護士對市民比例為7.1對1000,那我們可以預期每年增加逾5萬名新移民,就會需要相應數目的醫生和護士(約100位醫生和近400位護士)。

而事實上就算增加相應人手,也只是相當於維持現時醫護人員的超高工作量和超長輪候時間,沒有進一步變態而已,如此一來醫療系統和醫護人員仍然崩潰。因此正道應是待醫療系統不再緊張,有餘裕能力,才再考慮接納新移民。房屋和交通本來也應作如是觀,有餘裕,才考慮吸納移民,不然只會全民陷入越來越崩潰的狀態,為香港全民製造越來越大的苦難。

有新移民組織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則指出,較常看病的55歲以上人士只佔新移民的6.4%,故新移民看病不多。我的回應是,即是他們比香港本地人的平均年齡年輕十歲(2016普查:33.9 vs 44.3),也只是延遲了十年就醫而已。我們可以想到回歸時第一批來港的新移民,大概有不少已踏入看病的年紀,正為當今的醫療體系造成壓力。更不用說新移民也有一批是年長的,他們年少時未對香港有任何付出,一踏足香港便要使用醫療資源,由香港買單,無論如何對付鈔的香港人不公,亦令系統百上加斤。

目前香港的困境就在於,據2016的人口普查,25-34歲的7年以內新移民就業率只有50.5%(遠低於全港的85.0%)。雖然我不能排除那一半有就業的新移民的努力,但問題是不工作的新移民。他們壯年時不工作,老了後一樣需要社會為他們養老;而中年或老年才來香港的新移民,也是付出的時間短,養老的時間多。他們整體為香港構成負荷,未來人口老化的問題將更為棘手,社會長遠前景堪憂得不能想像。

* * *

至於第二位左翼人士,則在個人臉書留言,指如果嫌新移民會到公立醫院看病,那麼最終只讓沒有病的人有家庭團聚的權利,質疑會否變成歧視有病的人。

先不說黃醫生的呼籲是一刀切,並無歧視病人。我得先指出一個現實,即使移民台灣也要做體檢,健保也要住滿半年才獲受理。新移民絕對不能像在香港一樣,可以一來到香港就進醫院洗腎或指自己有長期病患。

為何人家的政府也設有基本的門檻?其實那背後的理念是,如果新移民是病者,來到香港使用大量醫療資源,那將對付出的香港人不公平。當然,在香港生病的本地人則會獲得醫治,是因為他本身也和其他香港人一直付出。那就像大家都有買保險,那到時有病的可獲賠償的道理一樣。現在新移民是沒有買保險,就能立即索償了。

基於香港的醫療遠比大陸為佳,此門一開(並且已開),將令香港承受不成比例的病人。(為了治病,專門申請有病的親人來團聚。在香港,兄弟姐妹也能團聚,在台灣是不行的。申請了兄弟姐妹,其配偶又能團聚,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又能團聚,遂源源不絕。這政策空間製造了來港醫病的誘因。)

左翼人士看到歧視,但他們可能沒有看到現行政策對香港人所造成的不公,反令香港人感到被人傷害。然而左翼人士仍然會獲得最後勝利,因為政府依然故我,儘管那並不是出於左翼的大愛,而是出於迷信,認為新移民對香港沒有淨損失,反而有淨幫助。他們的理念是新移民越多越好。看法相反的普羅市民,則是不被人所愛的一群,就只能在言論上做左翼、政府和新移民組織夾擊的箭靶,在現實上每天承受越來越擠迫的生活,並輪候越來越長的醫院人龍而已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