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連《Economist》也報導香港移民潮

 

2020-07-31

當連8月1日的《Economist》也要報導香港的移民潮,可想而知香港人用腳投票已越來越矚目。

文中也交代了一些近因,諸如6月30日實施的《國安法》、數名學生前日因《國安法》被捕、12名參選立法會的民主派昨日被DQ(取消資格)等。遠因則還有生活成本冠絕全球,在香港只是生存,而非生活等。

談到香港人的出路,它先介紹了加國和澳洲。但文中指出基於文化相近和可負擔,台灣是首選,有一半考慮移民的香港人均是選擇台灣。

我感受到台港兩地的差距近年越來越闊,兩地幾乎已不在同一班次。很簡單:
一、 台灣已逾百日沒有一宗本地武肺感染個案;而香港則每天都有逾百宗感染個案。原因是香港政府近月開放29萬人次包括海員免檢疫入港;
二、 台灣不見有選舉主任以一人之力,對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支持的候選人取消資格;
三、 在台灣不用擔心因說錯話而觸犯《國安法》,在台灣也沒有不受本地監管的秘密警察;
四、 Google、Facebook、Line、TikTok等並不用考慮撤離台灣;
五、 台灣沒有文化人在冒別人姓名撰寫文章後,竟還可理直氣壯在報上為自己開脫;
六、 台灣見到兇案報警不會被指濫用熱線,兇案現場的警察不會掉頭而去,警隊也不會在39分鐘後才前往現場增援,而警局也不會對報案人士落閘,政府亦不會對以上不作檢討;
七、 台灣沒有林鄭作為市長,沒有張生作為副手,沒有陳女士領導衞生局,沒有范生做醫院聯網首領,也沒有那樣星光熠熠的一個行政會議。

這只是在一分鐘之內就能想到的犖犖大者,故我相信只是冰山一角。你細心一想,兩地的距離真的已經越拉越闊,完全是兩個班次,像彩虹的紅與紫一樣身處兩個極端。

《Economist》也提到英國這個後起之秀,因其更改BNO政策。但亦不忘幽中國一默,指中國稱會實施對等政策,但不見得是開放讓290萬英國人入境。

文中亦訪問移民顧問,他們都生意興隆,並觀察到跟六四時代不同,當年的人是買保險,而今天的人都說希望馬上離開。有位銀行家表示為申請移民加拿大,希望能申請到當地做屠夫,顧問要力阻才能勸退。

我今天約了一位新認識的香港移民在龍潭養心茶樓飲茶,她說單在龍潭也認識了超過20位香港人,而我知道許多人還不知道龍潭在哪。香港人的移民數量有時也會令我驚訝。假如連龍潭也有不少人,那就更不用說名氣較大的中壢,以至整個桃園市了。

她問我為何2017年病重時還過來台灣買樓花(預售屋),那時連移民還沒有申請。我想那是因為我心意已決,要離開香港,去一個更適合人住的地方。

就是這樣。每一個香港人,現在都在眾多因素交叉之下,尋找這個生命的答案。

相反地看,即使是留港的藍絲,看似巍然不動,但也可能活像移民一樣。當香港不見了三、四成的本來居民,庫房又少了一萬億元,海中心多了一個明日大嶼,以及議會變成像舉手機器,每個人說話得小心翼翼,那畢竟看來就像變成另一個地方。我不肯定到時是否有大量的大陸新移民來填補,但不論是人去樓空,還是以普通話代替廣東話,他們也一定會感受到這活像另一個城市,但也許這就是他們所嚮往的,也是他們所追尋的生命裡的完美答案。

  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