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出要回報嗎?

 

2004-10-29



助人型(九型性格第二型)的人經常助人,但若然自己需要幫助時,卻無人願意幫助他,他或會感到有點不開心。但助人者又會想起「付出不是應該不求回報嗎?」,然後責怪自己自私。

我想,那種失落並不是源於斤斤計較的問題,而是源於自己也需要被人幫助。無人幫助自己,自然會感到困乏和失落。感到需要別人幫助並不是自私的事,始終自己也是人,也有要別人扶一把的時候。

說助人者無須得到回報,這是假設他沒有被幫的需要,無理地要求他做超人。假若助人者真的無助,受助者其實是應該考慮回報。倘若自己有需要時就要人幫助,別人有需要時就說無須幫助,那實在是眼中只有自己,而沒有別人,十分自私。如果受助者更加上一句「你付出不應求回報」,那這一句話對助人者來說,更是一條刺。因為受助者不只沒有感恩之心,還有怨懟之心,像是責怪自己打擾了他。因助人之始,而造成怨懟之果,豈不是自討苦吃,令人惆悵?

下次你見到有人出動「付出不應求回報」的擋箭牌,不管他是用來對付你還是你的朋友,請你即時指出他的自私。



前述付出應該獲得回報。但那裡有個情況,就是助人者有需要,所以受助者應該幫回他一把,否則是自私。但倘若助人者沒有需要,那助人者的確是可以付出不求回報的。他沒有需要,多半是因為他的需要已有其他人滿足。社會裡人與人的關係是多向的,像一個網,而非單向的。例如母親照顧嬰兒,嬰兒當然無法反過來幫助母親(單向)。但在母親需要別人幫忙時,那需要可以由丈夫或她的親友來填補(多向),所以不會出問題。亦正因為有其他方向的支持,所以母親可以更有力量或更安枕無憂地去照顧嬰兒。丈夫和親友可以統稱為母親的「支持系統」。

老師和學生又是一例。雖然有些學生非常頑劣,老師的付出像是毫不值得。但由於系統是多向的,只要班中有些好學生,老師覺得他的付出有正面的回報,他就願意繼續教下去。這亦是一種尋優的態度,老師假如教得心灰意冷,多想想班中那些好學生,就會較有動力去付出,身邊的人也可以用這個原因來鼓勵他。但假如全班都是壞分子,老師連一點的支持也沒有,那他教得意興闌珊,不願付出,也不足為奇。

捐錢也是一例。捐錢的人是沒有回報的。但很多人捐錢就是因為覺得自己已經得到很多,很有福氣(多向的支持系統),所以想把這些福氣也帶給別人。由於他已有多向的支持系統,所以無須回報。相反,若一個人本身就是窮光蛋,他就不能去捐錢了,他花錢要有回報(例如購物)。

多向系統的意義十分重大。做一個好人等同啟動了一個善的循環。例如你在班中做一個好學生,進而老師能夠得益,有動力和快樂教下去,再進而其他壞學生也會因此而得益。又例如做一個好丈夫,支持到太太,讓太太能夠有精神去關懷子女(而不是反過來要花精神和丈夫爭吵),結果子女又有獲益。

和第一節所說的不同之處是,這裡「付出不求回報」是由幫助者主動去實行,而非由受助者去強加於幫助者身上。



接著我舉兩個例子。這兩個例子雖然和本題目好像無關,但其實背後可能暗含「付出無須回報」的核心原則。

第一就是現時盛行的無薪OT。老闆當然是覺得對員工的付出是無須回報的,才會有此一策。雖然員工無薪開工後所為公司賺得的利潤,是袋進老闆的口袋裡。最諷刺的是,那僱主是肚滿腸肥,員工卻是未得溫飽,未得溫飽者為肚滿腸肥者做義工。

另一個例子。糟糠之妻盡心盡力協助丈夫,丈夫飛黃騰達後就拋棄糟糠,另結新歡。丈夫可以「義正辭嚴」,說一句糟糠應該「付出不求回報」。但這位丈夫實在不應該。糟糠之需要根本未得滿足,她對專一有需要,對情感有需要,這是都要她的丈夫來滿足。你不能要求糟糠毫無需要地為你作無償的付出。你是何等人呢?答案:很自私的人。如果你當初明知無法回報她的需要,就不要娶她。

要人家付出不求回報,很可能是一種剝削。若然再加上一些諷刺的說話和嚴苛的批評,則是雙重剝削了(實際剝削加情感剝削),很要不得。



這節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。

你付出了相當的時間、精力甚至金錢去幫助一個人,但他卻完全沒有回報,飛黃騰達就再不相往來。你感到不開心,但想起一句話叫「付出不求回報」,於是感到不知所措。

在沒有回報之下,整個過程其實是你減少了自己的時間、精力和金錢,來增加了對方的時間、精力和金錢。你是不是願意削減自己某個%,來增加對方的某個%?我想,這要看你有多愛對方。只有在你愛對方多於愛自己時,你才願意讓自己蒙受相當損失,來讓對方得益,而又不會有怨言。

如果你真的是愛他多於愛己,我想你可以rationalize說,每一件事,只要是為了他,我的犧牲是值得的。但現實是,有多少人你真的是愛他多於愛己?事實上,能夠做到愛人如己,已很偉大,你何必要做到愛人多過己?畢竟自己也是人,也應該被愛。愛人多過愛己,也是對自己不公平,於是你自己就是令自己受到不平對待的元兇。

既然事實並不是愛人多於愛己,你又何必勉強,要去做不求回報的付出呢?而某某人要求別人對他應該「付出不求回報」,其實是要求別人愛他多於愛自己,根本是有點狂妄和相當自我中心。

歸納三點:一、不要要求自己「付出不求回報」,因為你也是人,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和扶持。而且,即使你不視自己比別人重要,也至少應該和別人同等重要,也同樣需要被愛;二、當別人提出你應該「付出不求回報」,你會懂得拆穿他自我中心的西洋鏡,並分析到這個人很自私。三、自己要小心,不要對別人說「付出不求回報」,不然你可能是犯上了自私的罪惡。



那究竟助人時應該抱甚麼心態呢?

一、你知道自己也有需要受助的。為免令自己陷於過於無助的境況,最好身邊的朋友都不是那些愛以「付出不須回報」來擋駕的人。你要遠離這些人。這不是自私,而是你無須去幫助自私的人。人的精力有限,不能甚麼人都幫,專挑忘恩負義和會背叛你的人來幫,根本是自找麻煩。不幫助這類人,更可以令你遠離這些人,減少受傷害的機會。

二、你無須斤斤計較幫了人會不會有回報。首先,如果他是好人,在你有需要時候,自然會幫助你。第二,由於這是一個「多向」的社會,他沒有回報你並不要緊,你也可以有其他人支持你。而你幫了人,成為他的支持系統,他繼而又可以幫助其他人,是美事。綜合第一和第二點,就是幫好人,不幫自私自利的人。

三、如果你並不是真的愛人多於愛己,不要勉強。先照顧了自己的需要,有餘力時再助人。而非倒轉過來先照顧別人的需要,才再照顧自己的需要,變成了對自己不公平的元兇。最多你做到愛人如己,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先後次序一樣。所以你記得在適當時候要say no,你以為say no是傷害別人的事,豈知你其實是在對自己say no,傷害自己。

   

返回